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6节(1 / 2)





  这是楚京,这是她生身之土,是天下最为繁华的所在。

  如今战事未开,城中人心已被蛀空。

  她狠狠咬着下唇,将眼泪忍回,看了看双手,这双手写得了锦绣文章,却恨自己挽不回一人性命,挽不回江山倾颓。

  宋明桐回神,向宋睿长揖道:“祖父,这是我最后唤你一声祖父……宋家的家风由祖父始,此后便由我收梢,请祖父转告母亲,若此劫难逃,明桐死得其所,勿念。”

  她反抗过许多次,却从没有像这一次一般,如此决绝。

  宋睿已年迈,踉跄几步想追上,却不慎跌倒,嘶声道——

  “你到哪儿去?!”

  听得身后老迈的祖父相挽,她狠狠擦去面上残泪,没有回头。

  “我会去告诉侯府前那些儒生……东沧侯早已被害,朝廷秘不发丧。然后,陪将士们等天亮。”

  ……从一个骨肉的逝去,到最后一个血亲的离开,踽踽独行间,原本在侧的人的心凉了。

  儒冠落尘,宋睿一时间仿佛苍老了许多。

  旁侧之人将之扶起,互看了片刻,道:“相爷,我等要回去打点家眷了,相爷也提早离开吧。”

  宋睿却没动,旁人疑道:“相爷?”

  宋睿垂首看着地上蒙尘的儒冠,恍惚片刻,在众人愕然神色中,道——

  “将本相的儒冠拾起……迎帝上朝!”

  ……

  分明三春韶光时,满街白衣怆然至。长叩阶前尽红霜,独得七分秋晏凉。

  “虎狼环伺,杀我将士,屠我国民,天子若圣明,为何不释放东沧侯!”

  “朝中无陆侯坐镇,将士何以为战?!”

  “昔陆侯在时,天下无虞,四海升平,天子缘何因谣言负尽忠臣!”

  “今国危如累卵,国学监儒生三百愿以命抵命,请陛下释放东沧侯,扫平敌寇,守我国疆!”

  宋明桐到时,昔日侯府前,扑目尽是白衣请愿。

  ……他们都知道了,西秦犯境,不日即有亡国之危,而朝中权阀怠政,三军不敢妄动,战机早已贻误殆尽。

  他们都还年轻,一腔热血报国,尚未有官身,便已将失国。

  有人识得这位当朝文首,连忙让出一条道来:“宋大人,我等白身不得入,还请宋大人入侯府,请陆侯出来一匡大局!”

  “对,转告陆侯,那等污名谣言我等从未信过!如今大局当前,陆侯定会为国请战!”

  “此处儒生三百,愿为陆侯血书万言,便是天子震怒,我等愿同为株连!”

  宋明桐一步一步穿过数百白衣儒生,行至侯府门前,望着厚重的府门……那门上金漆兽面已落尘,再再昭示府中主人已不在人世。

  背后那么多人,等着她说出来……可她该怎么说?

  说自己的祖父,与叛党沆瀣一气,而天子昏庸,偏听盲从自毁长城?

  仃立许久,身后的儒生终于察觉到气氛有异,心中生出慌乱。

  “宋大人,究竟怎么了?”

  回过头来,双目发红,宋明桐在众人怔然目光下,屈身跪地,哑声道:“也该让你们知晓,抱歉,是我无能……陆侯她早已——”

  那一个绝望的字眼尚在齿间盘桓,身后一声尘封多日的门轴转动,随后有人自徐徐打开的大门中走出,轻轻按了一下宋明桐的头。

  宋明桐不可置信地回头,眼中映出本不该出现在这儿的人,一身戎装,向众人展颜一笑,意气风发。

  “诸位,久等了。”

  ……彷如胜券在握。

  第160章 天下烽烟

  “王爷, 果然如军师所料!东楚朝中失东沧侯,守关主帅聂言断援半月,马上便要破关了!”

  报信的参将满面狂喜, 而作为攻楚主导者的西秦蜀王,面上虽无笑意, 却也是瞬息起身。

  “好,今次得建此不世功业, 陈卿当居首功!本王要亲踏楚壤,后续进军之事,便交给陈卿了。”

  陈望敛眸道:“臣资历尚浅, 后军调度乃大事,还是让有资格的军中老将代为掌军的好。”

  坐下其余参将亦言道:“王爷三思,陈军师到底出身有疑,若交付此等大任, 怕其他将领多有不服。”

  蜀王此事意气正盛,听不得半点泼冷水, 当即怒道:“有谁不服?军功簿上说话!那些老匹夫, 久攻半载未建寸功,有什么资格对有才之人说三道四!”

  帐下诸将不敢言语, 蜀王见众人慑服, 亲手拿起帅印交付到陈望手中:“陈卿,再推辞可就是贻误军机之罪了。”

  陈望微微一笑,恭敬接过:“谢王爷看重,不知王爷率军破关后, 是打算先占据关口步步蚕食,还是趁楚京尚混乱时,摧枯拉朽直袭楚京,成前代未竟之霸业?”

  文人说话暗示得虽明显,但总是比忠言诱惑百倍。

  蜀王面色一凝,随后眼底恨火暗生:“……自南王殁楚后,我无一日不想着血洗楚京为其报仇雪恨!如今已是千载难逢之机,岂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