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章(2 / 2)

  这般城府、心机,怎么会轻易被手里的棋子连累。

  杨文慧也好,她也好,到底是深宅大院中行走的女子,遇事还是太悲观亦或太乐观了。比起权臣的城府,实在是天真到了可笑的地步。

  叶浔想得通这道理,到底还是有些沮丧。

  柳阁老得知这些之后,特别平静,看着外孙女心绪低落,笑道:“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若是在意可就有些傻气了。便是宋清远将杨阁老招出来,皇上也会觉得是屈打成招,道理上就说不通,谁会为了个次辅的位置冒这样大的风险?而且他是有退路的,可以把罪责推到徐阁老头上,别忘了,他是曾依附徐阁老的第一人。不论怎样,他都不会获重罪伤了根本。”

  叶浔不由喃喃叹息:“这人可谓是机关算尽了。”

  “的确如此,是个不容小觑的对手。”柳阁老眼中竟闪着兴奋的光芒,“等我伤愈后,把话跟他挑明,好生较量一番。想置我于死地还险些得手的人,有些年头没遇到了。”

  叶浔将那句“把话跟他挑明”听到了心里,讶然失笑。也许所有男子都有着一颗好战的心,习武之人的抱负在沙场,文人心里的战场则在官场。

  男人之间的较量,她只能耐心观望,警醒自己日后要谨言慎行。

  杨阁老是一回事,杨文慧则是另外一回事。杨文慧意在筹集钱财为日后铺路,叶浔记挂在心里,让秦许尽心去办。

  事情到了这地步,想到杨文慧,便是唏嘘不已。过得安稳如意的女子,生活模式大同小异;可过得不如意的女子,却是各有各的苦楚。

  杨文慧离开宋家之后,会作何打算呢?

  裴奕和孟宗扬看清现在的局面,反应都很平静,前者对杨阁老这个人有了莫大的兴趣,开始研究他生平履历、官场上的起落;后者则往柳府跑得勤了一些,还宽慰叶浔:“早晚能找到他的软肋,到时候他还不是任人搓扁揉圆。”

  叶浔好笑不已,看着外祖父和柳之南一日一日好转,心结也就慢慢解开了。

  将自己放在冷眼旁观的立场上,还真不能说杨阁老是恶人、罪人。

  哪一个人要得到更大的权势,都少不得铤而走险,甚至是踩着别人的鲜血才能位极人臣。

  自古以来都是权臣多,从天子到百姓都认可的忠臣少。为官之人,善类太少。

  只是偶尔会生出些忐忑:她重生了,那么重生前的那个世间还在么?若是还在,杨阁老若还是瞅准时机对外祖父下杀手可怎么办?

  也知道没必要,珍惜当下便是,却还是会时不时地想象一下,告诉自己杨阁老找到如宋清远这样没脑子的人的机会太渺茫了,所以前世是不会出这种事的。

  出事之后,柳阁老与柳之南明显亲厚许多。

  柳之南常去莳玉阁看看祖父恢复得怎样了,看到自己喜欢的文房四宝、书籍就会直接讨要。

  柳阁老自然是毫不犹豫地赏了她,偶尔见她面色不佳没精打采的,便让管家去外面买回她喜欢的物件儿来哄她开心。

  为此,柳之南常笑着对叶浔道:“我这可是因祸得福了,祖父对我这么好,我以前做梦都没想过。”

  叶浔大乐,“难得你肯这么想。要这样说起来,便还有一个好处——淮安侯能不时来看看你。”

  “是啊。”柳之南笑得心满意足,“虽说挨了一刀,却得到了这么多好处,怎么想都划算。”

  叶浔再度绝倒。

  祖孙两个的气色一日日好转起来,都能如常下地走动了,柳阁老吩咐叶浔:“不必再每日前来看望了。这段日子肯定积压了不少事,安心留在婆家,尽心打理诸事。”

  叶浔自是笑着称是。外祖父儿孙满堂,哪一个都会尽心照看老人家,她每日过来亲手打理膳食,只是为了心里踏实些,如今已无大碍,当然也就放下心来。翌日起安心留在家中,如常度日。

  月底,徐阁老的仕途到了尽头。

  这一年,徐阁老等于是在柳阁老、杨阁老等人齐心协力的合作之下,走到了悬崖边缘。

  便是只有柳阁老与杨阁老,他倒台都是迟早的事,何况裴奕手里还握着他的罪证。

  裴奕将奏疏呈上去的第二日,皇上下旨,命三法司慢慢查证徐阁老的罪行。至于已经失去翻身余地的徐阁老,皇上给了他一个体面的去处:天牢。

  转过天来,徐寄思大义灭亲弹劾兄长的奏折也送到了皇上手里。

  皇上心里还是有些失落的。仅眼前这些是非,就足够徐阁老被砍几次头了。到最终他若提出功过相抵,不知道群臣能不能答应让他返乡养老。

  被关入大牢的徐阁老写了一份很有意思的奏折,是针对窝里反这么久的徐寄思的。

  他言辞恳切地说徐寄思近来所作所为都是理所应当,自己几十年的确是犯了不少的错,二弟一直规劝,他却执迷不悟,直到走至穷途末路。

  他恳请皇上不要因自己的过错迁怒徐寄思。徐寄思虽然品行上有瑕疵,却精于治水修建河道,留着这个人在工部,日后兴许就能派上用场。

  皇上批示:准。

  因为此事,裴奕、孟宗扬、叶浔等人首次对徐阁老刮目相看。

  徐阁老的用意绝不可能如奏折上说的那样好,相反,他在走至绝境时,还挖了个坑。

  裴奕等人已经知道是杨阁老唆使徐寄思的,但是徐阁老并不知情,从徐寄思玩儿命似的跟他上蹿下跳折腾的时候,他就已经贻笑大方万般狼狈,完全没心力去查证幕后的人是谁。

  如今悬在头顶上的那把刀终于落下来了,他也算是解脱了,这才有了唯一一个反击的机会。

  再怎样,他还是了解皇上部分性情的,知道自己到了这步田地,皇上还会给他一点眷顾。

  利用徐寄思的人,事过之后,必然会设法将之除掉。徐阁老偏不让那人如愿。

  至于徐寄思,如果日后能长点儿出息,说不定就反咬那人一口,成为那人的灾星;如果是天生没出息,迟早还是会被那人除掉,那也活该。

  在徐阁老看来,徐寄思下场肯定比他还惨,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既是如此,他愿意让徐寄思多蹦跶一段时间,不图别的,多膈应那个人一段时间也好。

  纵观徐寄思针对自己的种种令人发指的行径,徐阁老从落笔写折子的时候就没指望二弟会感激自己。

  而事情却出乎他意料:徐寄思听闻此事后,跪在天牢外面大哭了一场。

  徐阁老听狱卒说了,非常怀疑徐寄思是在聪明人的提醒之下才跑来做戏的。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有一点儿良心也不会跟他闹腾这么久。若不是家里出了这样大的乱子,他怎么会这么快就锒铛入狱。

  活到如今,众叛亲离。倒也好,清静,什么牵挂都不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