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7章(2 / 2)


  “嗯,这是人之常情。”舒明达颔首一笑,“那么在王爷看来,临江侯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么?”

  梁湛态度诚挚地道:“我自然不会认为临江侯是那种人,可是为了查证皇兄离奇的病因,便不得不怀疑他没资格得到将士、百姓甚至朝臣那样高的赞誉、认可。毕竟,谁都知道临江侯年少时便是奇才,自沙场到朝堂想要做到滴水不漏,并非难事。而且不可否认,他有着冷酷的一面,不为此,许多人不会视他为嗜血的魔。”

  舒明达眼里笑意更浓,颔首道:“这也合情合理。既然王爷是这个心思,那么卑职就跟你说说昔年一些旧事。在卑职正式辞官赋闲之前,有长达几年的岁月,我都不在京城,王爷有印象么?”

  “我记得。”梁湛莫名的有些紧张起来,“那时候,你不是奉旨去各地寻找太|宗留在民间的一笔宝藏了么?”

  “对外的确一直是这种说法。我离开京城远行之后,锦衣卫便由陆开林接手,我只着手那件事。”舒明达说道,“而实情是我与几名得力的手下一直在军中,在临江侯周围观望。”

  梁湛身形一震,面色一僵。

  舒明达缓声讲述当年种种事情的原委:“王爷也知道,临江侯自年少时就是少见的奇才,可从文,可行伍。唐家老侯爷在世时,对皇上忠心不二,竭力辅佐。便是唐家不出临江侯这样的人才,皇上与程阁老也会关照唐家。

  “皇上最初是担心那少年与高堂赌气,到了军中失去锐气,浑浑噩噩地度日。恰逢当时军中的将帅不堪用,屡生事端,皇上便派我带人去军中,两件事一并留心。对了,与我同行的人,还有现任的兵科给事中。

  “初到军中的临江侯,为人处世于他而言,真就算是蒙混过关,对军中诸事没有兴趣,一门心思谋取生财的门道。

  “直到战事到了他所在的军营,才有了他上阵杀敌,才有了他一战成名。

  “有一两年的时间,他就算扬名天下,都不是将帅之才的做派,或者也可以说,他一直都不是。太重情义,看不得同袍阵亡;怜悯无辜,看不得百姓在突发的战事中丧命。

  “最起码,我此生没听说更没见过他那样的主帅。

  “多少次,明知没有几分胜算,还是去救被敌军围困的将士;明知为了救几个百姓可能赔上自己的性命,还是义无返顾。

  “若他不是习武的奇才、身手绝佳,不知已身死多少次。

  “是,众所周知,他有冷酷的一面,对待军中的细作、叛徒,他比谁都狠,他恨不得把人活生生撕碎。可那样叛国的人,不就该死于酷刑么?留着他们继续为了钱财给敌军通风报信、让万千将士埋骨沙场么?”

  说到这儿,舒明达想到了记忆中那个让他钦佩之极又无从理解的少年郎,想到了所见过的惊险至极的一幕一幕。

  还好。还好,那少年只是让他一再经历有惊无险的情绪起落,那少年还活着,活得很好。

  沉默片刻,他才能继续讲述:“最早,皇上与程阁老主张不拘一格用人才,命临江侯挂帅,我应该是最反对的人——就算到今日,我还是不认同。太重情的人,你让他去过兴许每一日都要经历生离死别的人,他受不了,他不定何时就会被现世的残酷逼到绝境、发狂发疯。为此,我每日一道折子,连发十八道,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

  “可是皇上最终还是让临江侯成为了将帅,给了我一道密旨,让我仍旧与兵科给事中留在军中,时时观望临江侯的一举一动,尽量让他的日子舒心一些。

  “终于,他是成为了无可取代的名将,他用最快的速度平息四方边关战乱。

  “终于,他的人也算是废了——记得他初到军中如何的开朗、活泼、可亲的人,都知道,他心魂已经残缺不全。

  “他身上见得到的伤很少,可是心性早已判若两人。

  “我与兵科给事中在那段年月里,将所有军中见闻记录在案,每月按时送到京城,请皇上过目。

  “要用年头去数的沙场岁月,要用不以数计才能概括的生离死别——王爷知道那是什么情形么?知道对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而言,是怎样的经历么?

  “那是炼狱,是人间最惨烈的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