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四章 天气预报 辽东来信(1 / 2)

第三十四章 天气预报 辽东来信

第三十四章 天气预报 辽东来信

由于包头、保德、运城发电厂的陆续并网发电,窑岗的电力暂时是缓解了不少。特别是,一直计划中的在运城解州建设电化工厂的项目也可以动工了。有了这个电化工厂,就可以充分利用解州盐池里面的资源了,也能将工业布局向窑岗之外扩散开。这样的工厂对当地的经济也有拉动作用。

包头第二第三台一百兆瓦的机组,保德和运城第二台机组也在抓紧安装,根据这种情况,张知木建议在包头建设一个罐头厂和奶粉厂。周遇吉听到这样的消息,高兴的马上赶到了窑岗。

请周遇吉喝酒时,张知木对他说:“现在我们电力缓解了一些,所以我们镀锌板、镀锡板都能满负荷生产,制作罐头的材料就能保证了。这才敢在包头那边建这两个工厂。你们的牛可以直接在包头宰杀,就地加工成罐头,产值可就能大大的提高了。不过去了精肉的牛骨可以加工成骨粉,其它下脚料也可以在冷库冻上,用冷藏车厢运到窑岗来。窑岗的百姓也可以跟着你们吃点便宜下货。”

周遇吉连连点头说:“好!好!我们这回不但要生产牛肉罐头,还可以生产羊肉罐头。这样我们那些草原上的牧民也可以跟着增加点儿收入,我们自己的移民,也可以大规模的养牛羊了。至于奶粉那容易,蒙古兵出来打仗的时候,都带着奶粉。”

“我们不能用蒙古人那种手工加工奶粉的办法,我们要用机械设备加工,加工的同时还要消毒,然后密封保存。”张知木说,“这两项都可以使你们在草原上产的牛羊和牛奶、羊奶变成宝贝。以后整个大明朝到处都会卖你们的产品。特别是奶粉,今后孩子们是离不开这东西的。我们不能保证鲜奶供应的地方,必须保证奶粉供应。我们窑岗周边建了很多奶牛场,可是只能保证学校的孩子们用。大人还保证不了,有了奶粉就好多了。”

“张总,你放心,我会全力支持这些工厂的生产。我们那里的百姓们听说要在那里建设大工厂了,简直像过节了一样,都高兴。”周遇吉说,“还有,上次你让我们修的,到乌梁素海的路已经修好了。啥时候在那里建造纸厂啊?”

“哈哈!周将军我看你现在就是一个地方的官僚了。想的都是生产建设的事儿。”张知木说,“包头钢铁厂今年就能出铁,现在必须全力的保证钢铁厂建设,只要钢铁厂建成投产,才能想造纸厂的事儿。到那时候,一个造纸厂就是小菜一碟了!”

包头建工厂的事儿,李云鹤安排完了,张知木又把卢炳义和陆成祥请了过来。窑岗的工业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张知木知道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管理方面的力度。以前的发展基本上还算是粗犷形的,成本效益不是首先考虑的,如果再向下发展,甚至想搞股份制等,这样的生产模式就不行了。

冶厂那边的企业管理还算是很不错的,因为各种配料如果不合理的话,就没法正常生产。而其它的企业由于安排的不合理,急的时候经常需要加班,而有的时候又常出现停工的现象。也且企业岗位设置也不合理,经常是有的人很忙,有的人又很闲。

不论是李云鹤、卢炳义还是陆成祥都承认,现在大规模生产管理上的确是有很大的问题,对于张知木提出的管理出效益的提法非常赞同。可是他们都没有管理方面的经验。李云鹤说:“管理上还是我父亲懂得多点儿,是不是请他帮着管管?”

张知木说:“完全靠你父亲的经验也不行,我们要研究出来一些有规律性的管理办法,这样才能满足我们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先把我们整个企业生产流程,用框图画出来,通过图我们就能发现那些是合理的不合理的,我们可以以此来完善优化我们的管理。这需要我们懂生产、懂财务、有数学基础的一个班子来做。可能开始的时候要费点劲儿。我们可以先从一个独立些的企业试验一下,然后总结经验。不过这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班子,今后作为一个专业来搞这些。这个班子需要一些高端人才,只有他们认真做下去,我们企业管理上才能上一层楼。这件事儿,我要亲自来抓,李云鹤、陆成祥、卢先生你们都要参加。我们四个成立一个企业管理委员会,对那些大的企业管理干部我们要统一意见后再进行任命。这个委员会下设一个企业管理研究所,研究所总结出来管理方面的经验之后,再给我们的企业管理者讲课推广。”

三个人都赞同张知木的意见,李云鹤说:“这样,我选出来三个在工厂呆的时间比较长,负责过一个企业的人出来加入这个研究所。”

卢炳义也说:“我派一个学生过来。”

“呵呵!”陆成祥笑了笑说,“我派三个人过来,既要有算盘子功夫好的,还要对财物核算方面有专长的人过来。”

“那好!”张知木说,“我们就在窑岗办公大楼给他们专门腾出来几个办公室。李云鹤在考虑一下,我们从那个企业先着手进行管理试点儿。我们不怕出问题,出了问题我们再改。”

“这事儿我考虑一下吧。”李云鹤说。

这样的事儿,窑岗能理解的还不多,也只有站在窑岗这个位置的三个人才能理解它的重要性。做完了一个这样重大决定,三个都觉得有些轻松。喝了一会儿茶,卢炳义问李云鹤“云鹤,你们的飞机研究的怎么样了?”

“飞机啊!”李云鹤咽下一口茶说,“我们原来用木头制作了一个飞机。现在在飞机上安装了一个动力车的发动,用这个发电机带动螺旋桨试了一下,飞机在这和螺旋桨带动下,能在跑道上慢慢跑,跑起来的时候,我们用尾舵控制还可以转弯儿。我研制星形发动机难度不小。我问了一下,下半年能弄出来就不错了。我们现在正在用木头会制作能飞的飞机。发动机制好了就可以安装上试验了。不过我们动力三角翼现在飞的不错了。我们用120****改制的空投**,可比120****威力大多了,因为不用***,尽量装爆**,能多装不少**。我正想改成***呢。要是从头顶上放火是不是很可怕?”

卢炳义和陆成祥都对李云鹤讲的直乍舌。

张知木对卢炳义说:“卢先生,我们马上就要进入一个航空和航海的时代,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儿我们要跟上了。”

卢炳义听张知木说很严肃,放下手里的杯子,问:“啥重要的事儿?”

“天气预报!”为了引起重视,张知木一字一句地说。

“啥?天气预报?”这回是卢炳义惊讶了。

“对!就是天气预报。”张知木回答得很肯定。

李云鹤说:“小的时候,我父亲看看天就能知道明天是不是晴天。因为他以前管炼铁炉,对天气很敏感,也就练出来了。”

“我说的天气预报是科学的进行天气预报,”张知木说,“你们知道风是啥?那就是空气的流动,那么空气是怎么流动的呢?就是从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流动。哪里的的压力高呢?温度高当然压力就高。雨是啥呢?就是冷空气和湿热空气相遇变冷了凝结成水,滴落下来了就是雨了。这湿热空气和冷空也是受压力影响而运动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各地的空气压力、温度风向、风速,做出空气流动的预报,也可以据此进行天气预报。”

“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卢炳义说,“小范围的测量参数没有用,大范围的参数,我们没法测。再说了各种不可知的因素都可以对空气产生影响。”

“卢先生说的对,”张知木说,“要想做天气预报,最好有全球的参数才行。不过我们现在做不到,但是我们要努力做到尽可能大范围的测量天气参数。最后我们一定要在全球都进行天气测量。不但地面要测量高空也要进行测量。有了这些参数,还要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立数学模型。以后有了计算机,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进行运算,做天气预报。”

“温度、压力、风向、风速这些仪器,需要杨昌他们进行研制,”卢炳义说,“还要用电报将数据发送回来,各地的数据都要进行记录,长期的数据有参考价值。”卢炳义马上有些进入角色了。

“有些关键点的数据更重要,”张知木说,“我们可以在秦岭、梅岭等主要山峰上建立气象观测站。慢慢将全国都布满观测点。以后我们还要在南洋建观测站,因为热带气旋就是在赤道上产生的。我们在南方测量到气旋就可以提前进行台风预报?”

“哎呀!要是台风能进行预报就太好了。我们出海就安全多了。”卢炳义说。

“我正在要求杨昌他们他搞无线电探测仪器,也叫雷达。”张知木说,“我们以后可以用雷达探测台风到了啥地方。”

“台风还能用无线电探测?”见多识广卢炳义也有些发懵。

“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含有大量的水汽,空气密度也大不一样,对电磁波的反射也不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气旋的反射测量他们的位置。”张知木说,“还有,我还要求,杨昌他们研究声呐。今后探测海底的深度,不用铅垂,用声呐就行。”

陆成祥插言说:“张总啊!我看打仗赚银子的事儿你就不用管了,你就把这些别人弄不了的事儿管起来就行。外面打仗,和赚银子,你不吱声也没大事儿。”

“陆先生说的是,”张知木说,“我们再把江南彻底收回来,我们大局就定了。我更多地要把精力用在这些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事儿上。”

“张总,我建议这天气预报的事儿,应该由石涛来管。他们水军本来就有专门观看天气的,他们为主进行这件事儿我看现在算是最合适的。他们现在有一个现成的班子,只要再增加人手就行了。需要进行一些计算时,我们可以派人参加。”卢炳义建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