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一六章:真是水平

第一一六章:真是水平

“贾环!”

甄宝玉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几乎喊了出来,到嗓子跟前才生生咽下。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甄宝玉敏锐的感觉到这其中的变化应该和贾环的报纸有关,但是昨天跪了一天,他平日又娇贵,所以疲乏之下,两盅酒之后,便晕沉而睡,而第二天他天黑就要起来,在沈士周上早朝之前,表现他的决心,慌忙之中他哪里顾得上看报!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惊讶之后,他的胸腔瞬间便被一股子屈辱与嫉妒的混合之气填满。

而沈士周下了轿子之后,略微一停,柳溪和俞图便下了轿子,这时,沈士周作了个请的姿态。三人是同年同科三甲,虽然彼此间都认为对方所学轻松,墨水了了,但互相讽刺惯了,倒像是都得了受虐症,见了面总是要斗一斗的,但这样斗下来,反而互相了解,私交很好。

此时俞图见了跪在大门口的甄宝玉,捋了捋稀疏的胡须,张口说道:“你这老儿,就会钓名沽誉,此子随出身勋贵之家,但能如此,向学之心倒是赤诚,他也喂你揽足了名声,你就让他进去听学又何妨,不过是在你那草棚子多一个杌凳。”

之所以让甄宝玉在门口跪着,沈士周其实是在把握着一个‘度’,既要不和自己讲学的宗旨想违背,又能被所处的士林说接受,听了俞图的话,他明白火候已到,他也不愿让甄宝玉这么跪着,进出之际看着闹心,于是顺水推舟的说道:“甄宝玉是吧!你且起来吧,到我休沐之日可再来!”

这句话意味着甄宝玉已被士林接纳,也意味着他以后将平步青云,甄宝玉是苦等已久!要是平日里他必定欣喜若狂,但此时此刻却被胸中那股屈懑之气冲淡了许多,因此听了沈士周的话,他长身而起,对着沈士周、俞图和柳溪行了一礼,这才平静的说道:“多谢先生垂爱,学生晚几天再来。”

说完,甄宝玉长揖而去。

见他不骄不躁,神色从容,柳溪赞了句:“此子温润如玉,倒是可造之材!”

沈士周和俞图听了,颔首不已。

随后,或许是熟稔的缘故,沈士周带着贾环三人直奔后宅他的书房。

假山水榭、错落有致,郁郁葱葱、曲径通幽……

“这沈学士倒是个会生活的人!只是不知道买了我的红茶了没有,如果没买,我回头送他些,真好让他宣传,他像明星似的……还不要钱……”

随着沈士周进了书房的的门,贾环就感觉这书房的布置和自己的差不多:也是在西墙和北墙放着书架,在南窗各有一张大的书桌。有差异的地方只是这书房要比贾环的额大了两倍,靠近悲情的书架前摆了一张瑶琴。瑶琴下面是一张刻梅镂空黑檀茶桌,桌子走位摆着四把太师椅,茶桌的一角放着两个、一黑一白的围棋罐。

随后三人在太师椅上坐下,贾环这是有自知之明,知道现在没有自己坐的份,所以刚开始时,只是站着,直到沈士周让座,他才从墙角拿个杌凳坐下了,但也和三人拉开了距离,随后香云上茶,贾环也学着俞图和柳溪,起身谦让了一下。

待香云退下后,俞图性格耿直,把茶盏往茶桌上一放,直接问道:“贾贤侄,你要拜谁为师,路上你可斟酌好了,你可不要被某些人的虚名所惑……”

这挖墙脚都挖到家里来了!沈士周当然不能相让,他也把茶盏往茶桌上一放,说道:“俞老儿无礼,此子早已有心拜我为师,你还多置喙!”

说着一伸手,把书桌上的报纸拿了过来,对着俞图,继续说道:“你看,这是亲自送来的,是也不是。”

沈士周最后一句话是对着贾环说的,贾环正要回答,柳溪已经对贾环笑呵呵的说道:“贾贤侄,他们说的而这些不重要!从古至今,我对这字词上到有些研究!”

“胡说八道!先秦之古字我研究最深!”“一派胡言!若论字意,舍我其谁!”

……

贾环见三人之间战火又要重燃,而且争吵下去于是无不,并且抱大腿,虽然越粗越好,但抱的越多也越稳当,于是他‘咳’了一声,说道:“三位前辈且听我一言……”

听了贾环的话,沈士周三人才停了下来,但几乎同时说道:“贾贤侄你可想好了?”

三人目光睽睽之下,贾环又轻轻‘咳’了一声说道:“三位前辈,这字典的编撰却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而三位前辈又都学识渊博,不如齐心合力;而对学生我,三位前辈不论哪位只要平时抽出一些时间教导我一下就行。”

他们三个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俞图还没有出来。都知道这编撰的难处,收集、撰写、查缺补漏,那个都是费精费神。

所以随着贾环的话,他们三个都不约而同的想到:“这小子所言倒是有理,编撰这字典只怕凭一人之力也真难以完成。”

但听了贾环后面对话,他们三个却都是愕然一愣,随即都想到:“这小子,真是异想天开,竟然要拜我们三个为师……不过也不是不行,只是他真才实学怎么样啊,这之试秋闺就要开始,他要是不中,我们三张老脸那真是没地方放了?差点忘了这点……”

三人想法相同,一时间三人瞧着,都捋这胡须沉吟着,屋子里到静了下来,但三人的脑袋却没有沉静,“这拜我们三人为师,倒是分担了风险,他要是考不上,大家一块儿丢脸,但一块儿丢脸还是丢脸,还是先握握他的底,因材施教。”

如此想着,俞图性子最急,于是问道:“贾贤侄《十三经注疏》可读。”

十三经是儒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并《诗》、《易》、《礼》等十三门儒学经典的总称,而注疏是注文和疏的意思,只要是看过了这《十三经注疏》那儒学经典就学的差不多了,以后只要在文章技巧上点播一下即可。

但俞图显然高估了贾环的水平,实际上贾环还第一次听说《十三经注疏》,林义荣知道他底子薄,这些东西还没传给他。所以贾环听了,老老实实的说道:“没有。”

如果您发现章节内容错误请举报,我们会第一时间修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书包小说网新域名p://.da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