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九章定亲

第九十九章定亲

晓晓就又劝说了半天,那种人就甭客气,在来就直接报官好了,省得不要脸到不知道自个儿姓啥?

韩林,好不容易平复了情绪,开始归拢东西,明天就开始动工盖房子了,想想这半年多的变化,都是这个小丫头给自己带来的,要是没有她,自己还过着以前的日子。

可是今天竟然受了这种委屈,被那不要脸的一家子欺负,想想都觉得恶心。

自己要是不在家,那不要脸的一家子再来可咋办?韩林咋想咋不放心,就去找大姑,让大姑在他不在家的时候,一定要陪在晓晓身边。

开始建房子,这虽然是大事却不用两人操心,刘叔都已经安排好了,就擎等着住新房子。

日子过的飞快明天就是初六,韩林也给金子放了三天假,他的活让二壮帮干着。

韩林和晓晓也是商量了好几天,金子定亲送什么礼,后来敲定还是送银子。十两银子,再加两匹侯府送的颜色鲜亮的绸缎。

两个人吃过早饭,就安排了二姨娘俩看家,建房工地那面不需要他们操心。

两个人赶着驴车就下山了,虽然是夏天,早上还不热,何况还是山里,清风拂面好不惬意。

两个人说说笑笑,很快就进了村子,路旁的几个孩子在玩耍,虎子眼尖,大声的打招呼“晓晓姐!”

“哎!”晓晓笑眯眯的回应着,并在随身背的小包里,摸出来几块自己做的花生糖。一起玩耍的孩子见了,都围了过来。

也跟着叫“晓晓姐”晓晓就一溜儿的哎!哎!挨个儿给分糖。一个年纪最小的,小小子儿跑的最慢,等他到了,看晓晓手里糖没了。撇撇嘴,就要哭,晓晓麻溜的,在小包里又拿出来一块糖,递到他手里,小小子儿看着手上的糖,立刻就开心的笑了,还不忘说声“谢谢姐姐!”

在附近看热闹的大人们,都点头赞许,别看只是几块糖,但是也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品行。

刚进宋家大门,爹娘就迎了出来,因为天热,窗户都开着,一眼就看见奶奶坐在炕头,正在向自己招手。“快进屋上炕来,陪奶奶坐着。”

“嗯呢!”晓晓轻快的抱着两个包裹进了屋子,屋子里宋家的亲戚都在,晓晓挨个儿打了招呼,才脱鞋上炕,坐在了奶奶身边。

奶奶慈爱的摸着晓晓的头发,我们晓晓又长个子了,“奶奶,我就喜欢听这句话。”边说边抱着奶奶的胳膊撒娇。

而后,晓晓打开自己带来的一个包裹,露出里面的两个油纸包,“奶奶,这是我给您做的点心,您尝尝好吃不?”

“我们晓晓做啥都好吃。”奶奶不无自豪的说!“我就知道奶奶喜欢我。”

接着,晓晓拎着另一个包裹递给杨氏,“娘,这是韩林和我给金子哥的贺礼!”

“来就行了,还给什么贺礼,他比你大呢!”杨氏甜蜜的抱怨着。

忽然间,杨氏感觉到不对劲儿,把包裹放在炕沿上,就打开了。看见包裹里的东西,屋子里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生怕自个儿看错了。有人还揉揉眼睛,可是他们没看错。

包裹里是,两大锭银子和两匹他们都没见过的上好布料。

停顿了片刻,屋子里传来了或长或短的抽气声。

杨氏这时也反应过来了,把包裹团巴团巴就塞到晓晓怀里,结结巴巴“晓晓啊,你和大林的心意,爹娘和你哥都心领了,可是这东西太贵重了,你们还是拿回去吧!”

屋子里的骚动,院子里的人也有所察觉,韩林以为怎么了,第一个就窜进来。看见晓晓安安稳稳的坐在炕上,心才安稳。

宋家三父子也随即跟了进来,看着一屋子人的脸色,以及杨氏脸上的不安,都开口询问咋地了?

“晓晓和大林送的贺礼,太贵重了!”金子却先反应过来,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伸出他的大手“妹子,送哥啥好东西?看把咱娘吓的。”

晓晓,依旧笑眯眯的把包裹递过去。金子接过来包裹,看清里面的东西,也是一愣。在看看那俩人的眼神儿“娘啊!你就收下吧!你要是不收,晓晓一会儿就得哭,你看的下去吗?”

“是呀!娘,您就收下吧!”晓晓适时的撒着娇。杨氏轻轻的**着晓晓的头发,“晓晓啊,这太贵重了,爹娘心里不落忍。”

晓晓,把包裹再次放进杨氏怀中,“娘,金子哥一辈子就定一次亲,我这唯一的妹子,还不得多拿点儿?”

“可是这也太贵重了,这银子,这布料?”大家虽然不识货,但是那布料的光泽,却是实打实的,就算不懂,也知道那不是普通的绸缎,肯定是价格不菲。

银子,看了看“姐,这两匹布料,看着可比我师娘穿的布料好多了!”

“能不好吗?这一匹布料,要十几两银子的。”

“啥?”杨氏差点把包裹扔地上,“这,咋这么贵?”

晓晓心说,能不贵吗?自己可能还说少了。

杨氏又开始不安起来,“晓晓啊,咱能不能…”“娘,这布料再贵也是给人穿的,金子哥一辈子就成一次亲,您还不得给他和嫂子,做身好衣裳?”

“晓晓,说的话在理!玉梅呀!你就收下吧!”看着推来推去的母女俩,最后还是奶奶开口解了围。

晓晓,赶紧顺势把包裹放到杨氏怀里,在坐回奶奶身边。“奶奶,我们在盖大房子呢,等盖好了,您和爹娘去山上住些日子吧!”

“好嘞!盖好了,奶奶去住几天。”

第二天六月初六,黄道吉日,诸事可行。老天也作美,晴空万里。

临近午时,宋家的院子里,大家已经吃过了定亲宴,两方家的亲眷都在宋家的院子里坐定。这就要过定亲礼最重要一个环节,过聘礼。也叫晒聘礼!

杨氏和媒人一人端着一个托盘走了出来,二人把托盘放在中间的桌子上。

杨氏走回老亲这一边坐好。媒人,才喜笑颜开的,揭开蒙在两个托盘上的红布。

众人一看这两个托盘上的东西,都不禁咋舌,大杨氏更是乐得见牙不见眼。

聘礼的多少,一是,显示男方家里的条件好坏,二是,对姑娘的重视程度。

今天这聘礼一晒出来,那心里可是妥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