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7章过年

第167章过年

大家吃着瓜子聊着天,今天是除夕,光吃瓜子喝茶水也没意思。晓晓就让三个包子在炕上给表演一段拳脚。

三个宝晃动着小胳膊小腿,还挺好看的。打完一套拳,三小只竟然跑过来,小胖爪一伸:“干娘,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看着三个可爱的小模样儿,晓晓给每人脖子上,挂上一个缝着小胖猪的荷包。

看着笑容可掬的小胖猪,三个包子连声的说好看,干娘可是给他们讲过三只小猪的故事。

蓝嬷嬷进来说饺子馅拌好了,要现在包吗?“现在包,就在这里包。”

今个儿拌了五样饺子馅儿,猪肉白菜,猪肉酸菜,韭菜鸡蛋虾仁,韭菜猪肉还有羊肉大葱。

韩林和蓝嬷嬷擀饺子皮,晓晓带着兰心、兰溪和兰雪包饺子,樱桃去看锅,三宝也围前围后的要帮忙。

可想而知,三包子每个人脸上,都被干娘抹上了白面,顶着小花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直到子时放过爆竹,吃过了饺子,家里人在丁叔的带领下,在院子里,隔着窗子,给郡主拜年。

晓晓高兴的让韩林挨个儿的去发红包。摸着红包里面的银锭子,大家伙又齐声高喊:谢郡主!

年拜完了,都各自回屋,就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唠嗑。

晓晓是最不能熬夜的那个,没一会儿就搂着三宝,娘俩个头对头的睡着了。大宝二宝也依偎在晓晓旁边,小眼睛也睁不开眼了。

看着挤在一起的一大三小,韩林给他们盖好被子,自己就这么看着他们的睡脸,坐了大半宿,后来也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当清晨的曙光爬上窗棂,一家子的人,都接二连三的起来了。虽然缺觉,精神上还有些疲懒。可是脸上的笑容,却一个比一个灿烂,各个都露出八个门牙。

晓晓今天也穿戴整齐,虽然没有按品大妆,但也比平时穿得隆重。

一头墨发,用两根如意长簪挽在脑后,长长的流苏绕过发髻垂了下来,行走间自然的摆荡,煞是好看。

绣着富贵牡丹的,大红色及膝长袄,下衬八福长裙,妩媚中更添几分雍容。

单单的往主位上一坐,诚然多了一分,当家小少奶奶的风采。看着装扮好了的小媳妇儿,韩林的眼睛就没看过别处。

被他那赤裸裸的目光,盯的小脸儿发烫,晓晓娇嗔的蹬了他一眼。韩林觉得浑身上下的骨头都酥了,眼光更炙热。

正在晓晓觉得无计可施,小苹果乐颠颠的来报,李寄来给表姐拜年。

晓晓,算破天,算破地,也没算到大年初一,第一个给她拜年的竟然是李寄。

再也不理会发闷骚的韩林,站起身来,去迎接李寄。

看着裹在狐裘里的单薄少年,晓晓也没有那些男女授受不亲的概念,直接把他让到里屋大炕上。

听见了动静,大宝才睁开朦胧的双眼,看见是李寄,大宝就热情的打招呼。

“小舅舅,过年好!”“好!大宝也过年好!”说完李寄示意跟着的小太监,递给大宝一个荷包。

大宝接过荷包,“谢谢小舅舅!”回身又看向晓晓。“小舅舅来给干娘拜年,干娘怎么没给小舅舅压岁钱呢?”

“嗯,是呀!表姐还没给我压岁钱呢?”李寄也跟着打趣附和着。

好吧!晓晓从梳妆台上,又拿出来一个缝着小胖猪的荷包,递给李寄。

李寄看着荷包上,笑容可掬的小肥猪,就跟大宝他们一样感觉新奇,还有满满的喜欢。

长这么大,头一次接到这样的礼物,做工虽然不精致,却透露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谢谢表姐!”单薄的少年,昨夜也是没睡好,靠在墙上就开始犯困。韩林取过一个枕头,放在一旁,“表弟要是困了,就眯一会儿!”

韩林的话正中下怀,李寄也就不客气了,正了正枕头,躺下了闭上眼睛,韩林又给他搭上一条薄被。

看着秒睡,跟晓晓有的一拼的李寄,韩林偷笑,这是拜年来了。还是睡觉来了。

还来不及多想,拜年的人陆续到了。这外面第一波来的是,傅县丞夫妇带着女儿。

傅县丞被让进前院,韩林去招待。看着大炕上睡得沉沉的李寄,晓晓让人把邱氏母女,让进东厢房,今天就决定在那儿待客。

知道是如意姐姐来了,三个包子鸟悄的在苹果的带领下,穿戴停当去找如意姐姐玩。

看见欢天喜地窜进来的三个包子,邱氏忙挨个给压岁钱,看着又多了一个荷包,三宝高兴的拉着傅如意的手,“干娘,我们跟如意姐姐屋里玩。”“嗯,去吧!”

四个孩子去了南侧间屋,晓晓就跟邱氏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看着邱氏脸上的笑容,明显比上次来,多多了。显而易见,最近的日子应该是过的很舒坦。

结果话没说上几句,这拜年的左一波右一波都来了。不大一会儿,就把这东厢房三大间差不多坐满了。

孩子们都在南侧间,由大宝和如意招待着,还满得体的。剩下的那些士子富绅家的太太们,都坐在中厅里陪着郡主唠嗑,一些小姑娘只好被让进北侧间。

来拜年的,只要是没成亲的,都有礼物。十岁以下的,是银锞子装的荷包。十岁以上的小姑娘,和新过门儿的小媳妇儿,都是一人一根银簪子。样式不一样,喜欢哪支就拿哪支。

这还是陈平给她淘弄来的,做工精致考究,就是为了赏人的。前提是,只赏一般关系的。

小姑娘们,头一次见到做工这么精致的簪子,在得到母亲允许的情形下,一人选了一支,自个儿喜欢的簪子。

看着坐在北侧间里说话的小姑娘们,晓晓不无羡慕的想,有父母庇护真好。

有邱氏在一旁帮着圆和,气氛一直都不错。晓晓觉得可以接受,那些士绅太太们,也觉得郡主随和平易近人。

晓晓觉得今天来拜年的,也就这些人了,可是没想到。外面来报,说杨家一大家子来了。

晓晓忙让蓝嬷嬷把人迎进来,看着来人,晓晓才发现还有几个生面孔。

本来就不太宽敞的空间,就显得有些促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