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恶毒嫡妹纪事第14节(2 / 2)


  赵淑贞直觉地不喜欢这样的类比,明明从未见过桐城候三郎,但听到别人将他和自家阿弟放在一起时,没来由地感到厌恶。但对方已经道歉,赵淑贞也不好抓着不放,便温顺地点了点头,示意自己不介意。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娘子们很快又讨论起新的话题。也就不曾有人注意到,容思青的袖角,被她攥得全是皱褶。

  ……

  这场轰动长安的寿宴,就在有条不紊中接近尾声。前院不断传来贵客的消息,宸王府、楚王府次第到达,四皇子带着宫中的皇子公主们登门贺寿,最后,就连圣上,也在宸王和羽林军护卫下亲临公主府。

  暖阁里的娘子们不断被这一波波的贵客刷新认知,到最后传容思勰、林静颐等人到主院拜见圣人时,暖阁里所有人都发出惊呼。

  天呐,圣人竟然亲自来了!

  容思勰几人不敢耽搁,道了声“失陪”,便立刻往主院赶去。

  赵淑贞羡慕地看着容思勰的背影,连圣人都来了,长宁大长公主的这个寿辰真是体面。不知今生,她有没有机会面圣。

  ……

  容思勰这一天真是忙到飞起,招呼客人,安排座次,招待宫中的公主,到最后还得跑到主院面圣。等到寿宴结束的时候,容思勰已经连话都不想说了,一爬上自家王府的马车,容思勰靠在车厢上,几乎马上便进入了梦乡。

  快要睡着的时候,容思勰迷迷糊糊地想到,当家主妇真不是人干的事,她仅仅是帮忙招待客人就累成这死样,她的舅母——梁国公夫人还要送客,收拾筵席,调度下人。她的母亲、舅母、姨母都是高门主妇,常年主持中馈、操办宴席,都是能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注:唐朝圣人是指皇帝,并不是孔子孔圣人……

  *********

  截至现在,容思勰在下一阶段要打交道的主要角色都已经出场了

  男主角我曾暗戳戳地暗示过

  接下来主要推进的是前世线,容思青、容思勰以及某神秘男子前世的纠葛会一点点牵扯出来

  虽然我觉得那个神秘男的身份已经很明显了

  不过大家可以猜一下那个神秘男和容思青的关系哦

  最后

  求收藏求评论~~笔芯~

  ps:感谢昨天留评的小天使,我今天下午登后台才发现有条评论被系统删了,我整个人都窒息了,我已经联系客服,看能不能恢复。小天使们不要误会,不是我删的~绝望……

  第23章 暗流涌动

  长宁大长公主寿宴激起的热潮渐渐平息,但帝国贵族们的热情并没有随之退却,仿佛是之前一年压抑了太久,长宁寿宴之后,各种名目的宴会层出不穷,接连不断。长安,再度陷入歌舞升平的繁华气象中。

  虽然京中处处笙歌,但宸王府内的气氛却实在算不上好。

  不久之前,老王妃在例行请安的时候,当着全府的面提出要让容颢宗和刘五娘亲上加亲,以黎阳那个脾气,自然噼里啪啦地就怼回去了。结果没几天,府外流传出宸王嫡长子和文昌侯府订亲,但却无故悔婚的消息。

  容颢宗在贵妇圈中声誉极好,容颢宗长得好家世好,为人又端方稳重,颇受长辈喜爱。有身份的夫人把容颢宗当女婿打量,身份差些的夫人也时常拿容颢宗鞭策自家不成器的儿子,如今突然传出容颢宗订亲的消息,长安所有夫人都被惊了一把,纷纷打探此事的真假。

  就连容思勰都收到好几封类似的书信,信中拐弯抹角地试探容颢宗之事。今日容思勰又收到三封信笺,容思勰拆开随意扫了一眼,叹了口气,便放入手边的檀木盒中。

  盒子中,已厚厚地垒了一摞类似的信件了。

  容思勰心里难得的升起怒火,这件事情是何人的手笔并不难猜,谣言指明了是宸王嫡长子容颢宗悔婚,但是女方却只是模糊的文昌侯府的娘子。如果此事成了,刘五娘就能如愿成为宸王府的嫡长媳,未来的世子妃;即使此计不成,完全可以将婚约随便甩到一个庶女身上,刘五娘的名声不会有丝毫损坏。

  很显然,这是老王妃和文昌侯夫人联手搞出来的把戏。

  容思勰心里非常腻歪老王妃的行事风格,既然要过招,那就光明正大地谋划,无论阴谋阳谋,双方各凭本事,但躲在背后把弄舆论算什么!容思勰气归气,但不得不承认,舆论这一招虽然无耻,但确实伤人于无形。早年老王妃便是操纵舆论的高手,自己贤名远播,却没少给宸王和黎阳泼污水,宸王和黎阳名声差,老王妃得占一半功劳。就连容思勰自己的骄纵之名,老王妃也功不可没。她小时候身体差,后来强迫着自己运动才逐渐好转,紧接着就是昭明皇后的丧期,容思勰出府的时间寥寥,但骄纵之名却陪了她七八年,她哪里来得时间去欺负别人?

  连续搞坏了宸王、黎阳、容思勰的名声后,现在老王妃故技重施,竟然把主意打到了容颢宗身上。

  而且这真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成则将世子妃之位收入囊中,就算败了,老王妃也没有实质性损失,还能顺带搞臭容颢宗的名声。容颢宗可是承嗣之子,名声何其重要。怎么看,老王妃这一招都不亏。

  是可忍孰不可忍!容思勰真的怒了,你可以欺负我,但是绝对不能欺负我大兄!

  容思勰唤来随侍,吩咐自己要出门。她要去探一探黎阳的口风,来而不往非礼也,老王妃欺人至此,她们岂能不回礼?

  侍女听到容思勰要出门,连忙服侍着容思勰披上斗篷,又将一直烧着的暖炉呈过来。容思勰任由她们捣鼓,待收拾妥帖后,便向黎阳的屋子走去。

  侍女替容思勰打开帘子,容思勰微微低头,从侍女身侧穿过。这一年她经常去马场活动,营养跟得上再加规律运动,容思勰的个子飞快地拔高,现在就连容颢真都矮她半个头,这些十六七的侍女替容思勰打帘子时,也会感到一丝吃力。

  容思勰低头进了屋,立刻便有侍女来给她解斗篷。容思勰看也不看地把斗篷放到侍女臂弯中,便快步走到黎阳跟前。

  “阿娘,今日又有三个人来试探大兄的事情。”容思勰试探道,“此事,阿娘可有成算?”

  黎阳面前放着高足几,几上陈列着三四封未曾封口的信,旁边笔枕上搁着一支笔,笔毫上墨迹都还没干。

  黎阳将信拿给墨魁去蜡封,然后说道:“这么多年了,她还是只会这几招。”

  “当年我们势弱,有口无处说,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现在今非昔比,她连王妃之位都被夺了,还妄想用名声之事要挟我?笑话!”

  “既然她最喜欢坏旁人的名声,那我就以彼之道,还彼之身。敢用这样阴损的招数,就要敢承担反噬的后果。”

  容思勰看着那几封信,心里有了底,“阿娘,这些信,是给外祖母和姨母的?”

  黎阳满意地看了容思勰一眼,“孺子可教。”

  黎阳起身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飘飘扬扬的大雪,悠悠说道:“我记得有一年,也是下了这样大的雪,那时候你祖父还在,你父亲出京追击逃犯去了,老王妃突然说想吃鱼,还搬出卧冰取鲤的典故,非要我亲自给她煮鱼汤喝。”

  “大冬天的,我去哪里给她找鱼,偏偏你祖父还纵容着她,我当时还怀着你大兄,站在白茫茫的雪地里,真是恨透了这样看不到尽头的下雪天。”

  说着,黎阳笑了笑,“没想到时过境迁,如今再看着一样的景色,竟然理解了那些文人赏梅咏雪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