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章(2 / 2)


  顾云筝静静等着。

  喝完一盏茶,祁连城道:“过两日,我会派人来请夫人去醉仙楼一趟,届时便有答复。”

  “好。”顾云筝玩味地看着他,“其实,你对那个人并没所谓的同情怜惜。”

  “为何?”

  顾云筝笑而不语。

  真正的同情怜惜,意味着的是保护呵护,他应该在初时就说自己绝对不能办到,而非他这般行事。

  其实是一回事,她在试探的同时,祁连城也在试探她。

  末了,顾云筝提及了熠航,“还有一件事,我恐怕要等上许久。”

  祁连城很有兴趣的样子,“何事?”

  “府里添了个孩子,我要知道他的身世。”

  “侯爷经手的事,查起来的确是不易。夫人知道这一点再好不过,好在来日方长。”祁连城起身告辞。

  顾云筝唤人送客。

  祁连城转身之际,低语道:“她只是一枚棋子。但愿夫人是她的贵人,能助她心愿得偿。”

  顾云筝明白了他话中深意的时候,他已在雨幕中走远。

  许久,顾云筝不能平静。祁连城这话,意味着的是云凝还活着。

  细细回忆,她与云凝算不得多亲近,而在此时得知这消息,却险些潸然泪下。不知云凝这两年是怎么过的,不知日后能否与她齐心协力找到元凶,为家族讨还公道。

  她勉强让自己平静下来,又细细斟酌祁连城的话。他说云凝只是一枚棋子,是谁的棋子?他么?是不是都一样,日后和这人打交道,要更加谨慎才是。

  徐默走上前来禀道:“夫人,侯爷寻找多时的人已带至府中,您要不要回书房,看看侯爷如何发落太夫人?”

  “分明是你想看热闹。”顾云筝说的是打趣的话,语气却透着萧索。

  徐默讪讪地笑着,“夫人,府里有太夫人、大夫人在,总受刁难的可是您。眼下侯爷就要把她们一锅端了,是大快人心的事。再者说,您不能只关心外面的事,府中的事也该多看多听听,也省得连侯爷一些经历都不知道……”

  这是要长篇大论劝她将心思放在府中,为的不过是想让她对霍天北更上心一些。顾云筝强打起精神,“闭嘴。去看看。”

  ☆、第028章

  顾云筝到了书房门外的时候,恰逢霍天北走出。

  他神色沉冷,目光阴鸷,看到她,漠声道:“我出去一趟,有要事,里面的人暂时交给你处置。”

  些微惊讶之后,顾云筝点头,“好。”

  室内,地上躺着一个人,衣物还算齐整,人却是奄奄一息。太夫人坐在地上,满脸泪痕。

  徐默站在门边,看向地上两个人的目光,充斥着憎恶。顾云筝瞥过他,从轮椅转到太师椅上落座。

  案上一份画过押的口供,她看了一遍,得知地上那人本是霍府管家尤赫。尤赫在十九年前,被太夫人重金收买,污蔑先太夫人与他私通,闹到了在老侯爷、老太爷面前对质的地步。事发后潜逃出府,多年无下落。

  一府主母,被妾室与管家联手污蔑,不能全身而退……顾云筝很同情先太夫人,却也觉得先太夫人处事一定有着诸多不足,否则,怎么会被人算计到了那个地步。

  暗自唏嘘之后,顾云筝将口供推到一旁,唤人将尤赫带出去,末了才似笑非笑地对太夫人道:“侯爷出门去了,你也不必装可怜了,与我说说话。”

  太夫人拭了拭泪,显得平静许多。

  顾云筝摆手让徐默、春桃等人退下,这才直言问道:“我有些不解之处,需要你为我解惑。你是商贾之女,出身还不如我,却是多年得宠,是老侯爷糊涂,还是你争宠的手段太高?”

  太夫人冷笑一声,缓声道:“你说的没错,我是商贾之女,她出身于名门,多年得宠的却是我。出身名门的女人,要么心高气傲,要么柔弱端庄。是后者还好些,男人少不得心生怜惜,平日里多帮衬一些,可她偏偏是前者。她看不起我,对老侯爷、尊长也不知退让。”她语气中的讽刺越来越浓,“我呢?出身卑微,进门后就知道要处处低人一等,要每日看人脸色。你若是男人,是愿意看冷脸,还是愿意被人敬着供着嘘寒问暖?”

  顾云筝对于太夫人的看法不置可否。出身名门的女子固然也有太夫人所说的这两种,可也还有八面玲珑的、外柔内刚等很多种。

  太夫人随着言语,思绪回到了当年,笑容中有了几分真实的喜悦,“那时我在她眼中只是个奴仆,她很少理会我,只忙着与公公婆婆斗法。只是可惜,城府不够,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狠狠病了两场,身子也就垮了。说起来,我要多谢老太爷与老太君,没有他们,哪里有我风生水起之日。”

  顾云筝抚额。

  “就是这样,我生了天赐、天齐,她却一直无所出。从那时开始整日忙着求医问药,再没心思理会别的。”太夫人看了顾云筝一眼,“后来她如愿了,生下了老三。不知为何,老三生性不大讨喜,比如今的老四还要古怪。老侯爷每日里愿意哄着的,还是我生的两个儿子,他答应过我,会给我两个儿子尽力谋取荣华。”

  人的贪念,就在一些人无意推波助澜之中,层层暴涨。

  太夫人忽然话锋一转:“直到她生下老四。平心而论,老四没有一点瑕疵。只是出生的不是时候——她怀着老四的时候,老太君就病重了,那时的霍家二爷正在外征战,眼看就要落败。就是那么巧,老四出生之后,该死的死了,该为国捐躯的也捐躯了。老太爷哪里受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之下,自然要为偏爱的儿子的死找个原因,给他自己找个出气筒。”

  分析得很中肯,在太夫人眼中,老太爷只是可悲愚蠢之人,旁人亦如此。其实,事实就是如此。

  “老太爷闹得厉害,也不能影响老侯爷对老四的偏爱。”太夫人忽然问顾云筝,“你相信么?便是血脉相连之人,也要讲个缘字。”

  顾云筝微一颔首。她相信,很多人都相信,否则哪里来得那么多被偏爱或被冷落的儿女。

  太夫人语声低了一些,含着落寞,“不管再忙再累,老侯爷每日都记挂着老四,再忙再累都要腾出功夫哄着老四。而我,我的两个儿子,就开始被冷落了,连个像样的先生都不给请。老侯爷便是再能筹谋,又如何能让四个儿子全部官运亨通?老三是袭侯爵的不二人选,老四是他最偏爱的……再加上他们的娘那个性情,我们母子还有活路么?”

  顾云筝只是为儿时的霍天北心生酸楚。明明是那样被父母喜欢的孩子,明明该是天之骄子。

  慢慢的,太夫人就不再是给顾云筝答疑解惑了,而是要找个人聆听心声:“恰好,老太爷总是气不顺,觉得老侯爷只顾着自己的日子,对丧命的娘、兄弟都无暇悼念,愈发的不喜老四。这种机会,傻子也不会放过。一个命硬的孩子,怎么能够养在跟前?稍加散布这消息,这颗眼中钉就会被打发出去,公公与儿媳、夫君与发妻的矛盾便又会回到往昔的情形。”

  之后太夫人讲述的事,是顾云筝可以猜到或已知情的:

  爱子被养到了别院,换了哪个做母亲的都没办法承受,可老侯爷又不能顶着不孝的名声将霍天北接回府中,夫妻之间再容不下一丝亲近。

  在霍天北流落民间的时候,太夫人又给了先太夫人致命一击,指使尤赫污蔑先太夫人。无休止的矛盾,连番的重创,足以让先太夫人在府中完全失去根基,能过的唯有缠绵病榻的凄苦光景。

  末了,太夫人道:“我只是没料到,老三会不管不顾地去寻找老四,根本不理会老太爷的话。那时蒋家、郁家、沈家还没什么权势,找起人来很是吃力,加上个霍家老三也无济于事。可最终,四个孩子还是回到了京城,都怪那个古怪的先生。”语声一缓,她又笑了,“回京后的老四,已然变了个人,像个小哑巴似的,终日也没一句话。除了他师父、三个师兄、老三,谁都不能抱他碰他,看谁都像看仇人一般。就这样过了些日子,老侯爷的那份歉疚被消磨殆尽,他的去处只能还是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