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四九章 拉拢之意(1 / 2)


王小二的死很快就平静下来,有确切的凶手——他自己。

有很多的目击证人——周围的百姓!

第二凶手他们也已经身死——四个混混!

这件案子已经成了铁案,受害人和名义上的凶手都已经魂归地府,可以结案了。

所以这件事也没有引起来多大的反应,可是有人却揪住不放。

那就是这件事的幕后主使者,赵光义。

他就不乐意了,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背景和经历以及家乡都比比较相近的人,居然被人给杀了。

他当然不高兴了,身为开封府的最高长官,私下里让人继续调查。

同时也暗骂王小二这个笨蛋。

“这个笨蛋枉费我的一片苦心,真是该死。”

在赵光义自己家中,他对自己的几个心腹大发雷霆,这几个人都是他的心腹,这件事情也没有瞒着他们。

“大尹请稍息雷霆之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穿着乞丐的衣服,为什么会和那四个人起冲突,而且在他死后那四个人也被杀了,这中间到底有没有高家的影子?”

其中一个人大着胆子去劝赵光义,赵光义见到是此人,脸色稍微缓和一点,此人是赵光义的铁杆支持着,程羽程判官。

虽然官职不是很大,可是在赵光义的心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大尹,程判官说的对,这些都比较重要,我们监视高家的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是赵承嗣却去拜会了一下高家,这其中是不是有牵连呢?”

程羽旁边坐着一个人,他这话一出赵光义眉头皱了起来。

“志明,你说赵承嗣去了高家,能查出来他去高家所谓何事吗?”

赵光义看着程羽旁边的人说道。

“大尹,根据我们的探子说他们也没有生活什么,只要是赵承嗣拜访驸马都尉,执子侄之礼,赵承嗣和高家衙内交情不一般,我在怀疑这件事是不是和此人有关呢?”

那人自信的说道,然后若无其事的端起茶杯细细的品着茶。

志明,卢多逊,字志明,朝中的重臣,现在朝廷的翰林学士。

在后周显得初年卢多逊考中进士,授任秘书郎、集贤校理,后升任为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建隆三年(962年),以本官职担任知制诰,历任祠部员外郎。

乾德二年(964年),任权知贡举。乾德三年(965年),加任兵部郎中。

乾德四年(966年),又任权知贡举。

乾德六年(967年),加任史馆修撰、判馆事。

是大宋朝一个重臣,可是为了利益投到了赵光义的门下,而赵光义对此人也比较看重,毕竟人家也是高官了不是吗?

“仲远,你们看待志明说的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