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四一章 扬州(1 / 2)


赵承嗣也算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两位师兄,三人也是一阵好聊,赵承嗣也和两位师兄为什么会在这里的。

这货船上的读书人,有几个是去唐国游历的,但是剩下的都是坐船然后在中途转乘去扬州的船。

他们要去参加州试,这可是科举的第一步,大宋的科举制度一共分为州试、省试和殿试。

起第一名分别为解元、会元和状元!

虽然王嗣宗和吕蒙正都不是扬州人,可不知道怎么了,他们的户籍落在了扬州,所以他们要回扬州参加州试,也就是乡试。

想一想也对,大宋州试时间也快到了,一般由每年的秋天举行,现在各地的读书人都已经开始向各自的州府汇集了。

在江水上待了好多天,赵承嗣和王嗣宗吕蒙正每日里谈天说地,倒也惬意,中间还和李昉谈论一些诗词。

赵承嗣的宋词储备量足以让他成为大宋的著名的词人,李昉对赵承嗣也是越来越看重。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几天,他们终于到了扬州,赵承嗣在王嗣宗和吕蒙正的极力邀请下,也打算在扬州歇息几天。

令赵承嗣惊奇的是李昉居然也在扬州下了船,不过这不是他关心的事情。

等到他们将住处安排好,赵承嗣带欧阳和上官来两人开始逛起来扬州城。

扬州是大宋的重镇,自从赵匡胤平定李重进之后,这里就在大宋的统治之下。

扬州城的繁华不是后世所能比拟的,这个大宋的繁华城镇此时到处可以看到大批的读书人。

最近一段时间扬州籍的读书人就会全部进入到了扬州,先休息几天,然后好好的备战州试。

慢慢的赵承嗣带着上官青云他们一起在城中看看这城中景象,看着来来往往的读书人,不得不感慨科举对读书人的吸引力之大,就像后世考公务员一样,万人过独木桥。

三人来到了一家客栈,这里是一家专门为读书人准备的客栈,除了读书人其他的人根本就不能进入到里面去。

赵承嗣透过门口能看到里面的人都在哪里谈论着,远远的只能听到嘈杂的声音。

赵承嗣正想进入到里面,还没有到门口就有几个人站了出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虽然看这几个人都是素衣的打扮,可是身上却带着刀,身上还有一股肃杀之气。

一看就是上过战场的人,他们身上那一股煞气是不能瞒过其他的人的。

赵承嗣先生一愣随后就释然了,这些人他知道是干什么的了,这些都是当地的精锐军队。

这些士兵把守是为了保护这些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其实就是防止考生和一些官员接触,这还是赵匡胤决定的。

更为重要的是不让一些外来的因素来影响这些读书人,特别是那些街上的地痞。

这些读书人可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虽然这一次考试还有什么体能测试之类的,可是他们的身体也是不能好的哪里去。

所以每一个读书人住的客栈都是专门有人在保护着,这也让这些读书人第一次享受到了什么是特殊的待遇。

赵匡胤想要进去当然是不大可能,毕竟他也不是来参加州试的。

“来人止步,如果没有官府颁发的读书人凭证,还请不要入内,朝廷有禁令请你们不要让我们难做。”

这人还算是客气的,说着他还拿出了一个官府的告示,让赵承嗣等人看看,不要把他们当成是骗子。

“这位大哥,我就是想看看里面的读书人,这也不让进去吗?”赵承嗣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只是找了一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