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四章 改造冶厂(2 / 2)

冶厂里其他人员欠的银子,大部分都交回来了。有一部分人,一下子拿不出来,只好慢慢的从他们的工资里面扣。

等和宋大人办理好交接手续,送走了宋大人。张知木在冶厂做的最后工作是甄别这些囚犯。要说大明朝,在管理上还是很完善的,特别是对囚犯的管理上,更是细致,每个人的档案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宋大人领这些人走时,啥东西都没带,包括这些囚犯的档案。只是要求张知木不得私放这囚犯。只有朝廷有大赦时,才可以报请一些需要释放囚犯,得到批准才可以释放。张知木问:“那死了的怎么办?”

宋大人笑了说:“埋了。然后上报。”

“报给谁?”

“报给谁?可能是要报给王爷吧,报给我是没有用的。哈哈!我回去给你问一问到底要报给谁。”宋大人说。

张知木知道,从这一点上看这大明朝已露败象。这不是乱套了吗。这是一千多囚犯啊。王爷不愿意接收,是因为他不能把他们都杀了,即要有人看着,还要管饭。

送到这服劳役的囚犯,比那些发配充军的刑罚都重,在这里条件恶劣,又挨饿受冻,随时都可以没命。

张知木把二百多他救下来的囚犯作为重点,先从他们的档案看起。

拿起他们的档案,张知木就一份一份的停不下的看完了。看完了这些档案,张知木兴奋地心都在跳。他知道,他来到这个时代,花的最值得银子就是买下了这二百多人。这简直是一个人才库啊。

这里面竟然有三位进士、十二名举人、六十五名秀才。而军中的人更多。其中有竟然有两位守备,步军的五位参将、三十位把总,还有车兵的中军和营将各四名、把总十名;水军的捕资(船长)十五名等等,总之能进这二百多人的名单里都是多少有点地位的。否则还真没资格进入朝廷要犯的名单。

张知木先把这些进士、举人、秀才一共九十名召集在一起,开了个座谈会。摆了几排桌子,每人都给上了茶水。旁边还安排人候着,茶水喝完了,马上会有人给续上。张知木是想先把这些文人安抚住。

这些人都是一些有头脑的,自从知道张知木救了他们以后,他们庆幸之余就开始琢磨,这个张知木救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

不过很快这里的吃的用的连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些人更是对这个张知木充满好奇。不管怎么说生存是第一位,来了张知木起码大家生存有了保障。虽然还不了解张知木这个人,但都觉得这个人良心起码不坏。在座这些人也看出来了,今天张知木召来的这些人,都是一些文人。他们也急切的想知道,这个张知木到底是要干什么。

等这些人茶水喝得差不多了,也议论的差不多了。张知木出来在大家面前站住了,对大家说:“我今天请来的都是读书人。要说论诗书文章,大家都是我的老师。按读书人的礼仪,我该给大家行礼。”说着,张知木给大家行了一个礼。

这时下面的人一下子就静了下来。他们有点糊涂了,不管以前他们是何等身份,但现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囚犯。而且,给他们行礼的人竟然就是解救他们的恩人,也是现在能掌握他们的命运的人。一时间他们好些人脑子都是空白的,多少年了,他们在这里唯一的努力就是要尽可能的活下去,根本就没有了尊严,每天盼着能少挨几鞭子就行。现在,有人如此尊重他们,一时还不适应,就说今天的茶水吧,怎么也喝不够。好过时这太平常的东西,在这已经是多年没喝过了。现在喝起来是这么的好喝。

行完礼张知木在前面的一个高桌子前坐下了,这样他可以看见大家,大家也可以看见张知木。

张知木说:“大家也许有些奇怪,我为啥要给你们这些囚犯行礼。我告诉你们,昨天我看了你们的档案,看完之后,我不认为你们是罪犯。你们这些人,自幼就寒窗苦读,早就明白世间的事理,好多人一心是忧国忧民。结果,有些人被政敌陷害;有些是被文字狱陷害;真有过错的也是无意而为之,只能算过失。都不至于来到这这里受这牛马之罪。”听了张知木的话,下面开始有人抽泣。

张知木接着说:“你们都应该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把你们放在这里打石头,对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浪费;对你们个人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对你们家人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好在今天我接管了这里,我想尽我的努力,尽量减少这种错误带来的损失。当然,希望我一下子就把大家放了,也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朝廷很快就会知道了。结果可能是,我想进到这里打石头的机会都没有了。”大家听了一起笑了。

“你们各位如果回家,用不上两天,陷害你们的那些家伙,就会想办法再把你们抓回去,那是可能再也没机会打石头了。那怎么办呢。第一我绝对不会再让大家回去打石头了。这样有辱斯文的事不能再发生了。我有一个想法,即能发挥各位的长处,又能给大家有一个妥善的安排。大家看行不行?”

下面一听,再不用回去打石头了,心里都有些不相信,这一切来得太快了。

张知木说:“我们窑岗商贸总公司下面设立一个,文化教育部。现在有卢炳义先生负责管理。主要从科研教育工作。其中就有教育方面的工作。我觉得大家如果参加那里的工作,既可以发挥大家的长处,又可以挣一份不薄的薪水。是不是很好的事啊。”

下面的人,翁的一下子议论开了。好多人都开始眼泪不住的流。他们万万没想到,还能从事这文化工作。现在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份工作的薪酬是非常优厚的。

张知木接着说:“我初步有两个打算,一个是办一个学校,教孩子们读书,对员工进行培训;第二个是有一个编制字典的打算。”张知木说到这,下面安静了。因为这些人明白,编制字典那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应该是由朝廷来办的事儿。

张知木知道这些人想法,说:“按理说,这编制字典的事儿,应该由朝廷来办。可是朝廷现在哪有精力办这些事儿。我们就先组织编制一部简明常用的字典,以后慢慢完善。我们好多人可能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善这部字典。希望各位能参加进这个工作中来。”

下面的人纷纷表示愿意参加。能参加这样的工作,是每个文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