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序幕 近来,在帝都跋扈的家伙们(1 / 2)



那座城市是从海底泥沼中冒出来的。



一个繁华的港都在远离京城的东方边境兴起,它在海水与泥沙的消长中缓慢地扩张领土,而一座传奇的城市就诞生在它的河川入海口。之后,当国政中枢迁移到那个城市时,整个港都便随之异常地迅速成长。



峡湾被填平,出海口也被填平,当所有的洼地都被填成平地之后,陆地开始朝着大海扩张。入海口的河水还没冲刷到岸边,便已直奔大海而去。



陆地还来不及形成,城市就盖过它不断地壮大起来。浅滩被抽乾,湿地被填平,不久泥沼上就出现了一座巨大都市。它是国政中枢,却不是首都,它的身份就像那片不知是海还是陆地的泥滩一样暧昧不明。



那座城市被安上了「帝都」的称号,从此便确定它的政经力量,再也不能躲回泥沼之中,因为它背负了这个国家的威信。



「帝都·东京」。



这块土地从江户港开始发展,并以时代的力量作为养份持续壮大。在明治元年(1868)七月,它从旧有的称号「江户」改名为「东京」。



那年,以天皇史上首次的东京出巡为预告,隔年天皇再次出巡,就这样一步步地建都于此,然后「帝都·东京」正式诞生(注)。



注:幕未时期,明治天皇为了脱离旧有势力的控制,打算进行迁都计划,当时大阪、东京和京都展开激烈竞争。最后,明治天皇进行了日本史上首次的东京出巡,决定了未来的迁都地点。



那是侵吞与堆积两方争斗之后的最终结果。



如果首都的本质象征一个国家的本质,那么这座驱逐了侵吞者,由软泥中突然出现的都市,必定代表着某种意义。就像东京的居民们早就忘记他们所站的地面曾经是大海一样,某些事物也早巳埋藏在遗忘之中。



帝都。东京诞生后第二十九年。



一名才刚满十一岁的男孩快步走在夜路中。



这里是灵岸嶋(注—)银町,男孩沿着新川边的石头河岸走向八丁堀(注二),他的名字叫长松。



һ



长松正在办完事的归途。



他是给父亲送便当去的。长松的爹是名船工,今晚负责监督银町酒商货物的装卸,本来应该早些将便当送去早些回家,但么妹津江突然癫痫发作,母亲很晚才将便当做好。



母亲担心长松独自走夜路不安全,背着津江打算出门,但他从母亲手中抢过便当与灯笼,飞也似地奔出家门。正因为是夜路,他更不能让早晚都忙着手工副业的母亲这时候出去。



因此,长松就落得单独一人,边畏惧着自己的脚步声,快步走在夜路中。



通往堤边石造仓库的路上漆黑一片,只有长松拿的灯笼烛光在酒库的白墙上晃动。路上没有行人。



要说寂寥,那倒也不是,对岸的四日市町沿着新川河面不断传来细微的吵闹声。



若只是钲或太鼓的敲打声,可能会以为有人在办不合时节的祭典;但在钲和太鼓声中,却隐约夹杂着一群人「在哪里呀……回来呀……」的呼喊。



一股寒意在长松的背脊游走,他不禁加快脚步。



曾经有不听话的孩子在傍晚时分玩捉迷藏,结果被隐婆(注三)抓走,当时人们就是这样找寻他们。



就在半个月前,长松家附近一个孩子失踪了,附近的大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彼此抓着绳子敲钮打鼓地寻找,但终究无法得知孩子的行踪。没有人知道那孩子是掉到河里、井



注一:灵岸鸣:在东京都中央区中部,是隅田川河口右岸的旧地名。江户时代(1600-1867)是酒商等商家聚集之地。



注二:八丁堀:东京都中央区的地名,因庆长年间(1596-1615)在京桥川挖掘沟渠而得名,后指其北方区域。江户时代时是官差捕快居住之地。



注三:隐婆:原文为隐し婆(KAKUSHIBABA),日本妖怪的一种,传说她会掳走在傍晚玩捉迷藏的孩子.



里,抑或是……



当玩捉迷藏的孩子屏息地等着当鬼的同伴从自己躲藏处的前方通过时,是谁在后面拍他的肩膀呢?



除了一排黑漆漆的酒库屋顶,长松既看不到寻找小孩的人群,也看不到任何灯光。



夜晚彼方传来的微弱声响就像是狸囃子(注)的咚咚声,这明朗快活的曲调因为被风吹散而忽断忽续,更让人感到一股微微的寒意。



长松一心一意地埋头走着。



当他穿过二之桥,来到一之桥桥头时,看到前方浮现一道若隐若现的昏暗光芒。



一直只身在黑暗中行走的长松此时稍感安心,他松了口气,重新握好灯笼提把,无意识地再加紧脚步,摇晃的小小影子脚步加快了。



但是,等长松走近到可以看清光芒的真面目时,他猛然停下来。眼前是个身着僧服的男人背影,他仿佛喝醉般步履蹒跚,背上扛着一个发光的袋子。现在这种时候居然有人在卖萤火虫?长松不解地歪着头。现在还不到萤火虫出现的季节,但黑色罗纱袋中确实发着光,只能认为对方是卖萤火虫的小贩。



长松一方面好奇对方是在哪里抓到萤火虫的,一方面又因为胆怯,便想跟对方搭话。



不过……,他想,还是再等一下吧。对方看来虽然像萤火虫小贩,但那些萤火虫似乎太大了。



冷暗的光芒确实很像萤光,但光点却足足有大人的拳头大,约三、四个在袋里飘浮着。



要说那些是萤火虫,实在有些诡异,更何况怎么会有人在这尽是仓库的地方做生意呢?要卖萤火虫,应该在仲夏夜时分找那些坐在路旁长板凳乘凉的人才是。



咚咚的祭典声还是断续地传来。



应该叫住他,还是就这样目送他离去?长松迟疑着。



就在长松犹豫不决时,男人弯进了富嶋町的巷子里,长松只能遗憾地望着那摇晃的光芒渐行渐远。



『唉呀,那不是人魂贩子么?』



黑暗中突然传来少女的声音,长松吓得心脏都快跳了出来。



『老是拿着掳来的灵魂四处招摇。』



乾硬的一声「喀哒」,长松被吸引着回过头去。



在酒库间的小路转角,有人探出半个身子看着长松,长松不禁后退一步,因为对方是个人偶。



注:狸囃子:指夜晚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祭典音乐,一般认为是狸敲打自己腹部发出的声音。在江户时代是民间流传的七大不可思议之一。



少女人偶的发簪映着烛火闪闪发亮,她身穿鹿纹黑领的黄八丈(注一),虽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妆扮,不过却是个做工精致讲究的人偶。



她看来像浮在半空中,但仔细一看会发现后面有个黑衣人。那是街头卖艺的操偶师吗?长松从未见过有人使用如此精致的人偶来表演,他只看过脸蒙着黑布的操偶师,手拿一尺的粗糙人偶,一边胡乱哼着净瑠璃(注二)一边让人偶跳舞的表演。说是跳舞,也只是让人偶挥着两袖,和眼前的人偶根本无法比拟。



『小兄弟,要上哪儿去啊?』



人偶歪着头问道,长松不由得也随她歪了头。



「这孩子啊,」令人惊讶的,这次换男人说话了,人偶喀哒一声地抬头看着那男人,「才刚送完便当给在银町工作的父亲,现在正要回家。这不是很让人感动吗?在这群魔乱舞的世道中,只靠着一盏灯笼就敢走在夜路上。」



『真是,还真孝顺哪。』



黑衣人坐在酒库一角历经风吹雨淋的老旧酒瓮上,像抱孩子般地将人偶放在膝上,抱着人偶的两手清楚可见。若那是黑衣人的手,那么又是谁在操控人偶呢?难道人偶是活的吗?



「孝顺的人会有好报,人魂贩子不会找上他,若是玩到忘记回家的孩子,他早就抓起来揉成圆球丢进袋子里了。当黑罗纱袋里的灵魂又多一个,就表示又有一个孩子不见了。」



黑衣人走到吓得嘴都合不拢的长松面前,低声地笑着:「放心吧,反正袋子是袈裟改的,不只染满线香味,连诵经声也渗在其中,被那贩子背着摇来摇去,连准备供品超渡的功夫都可以省了。」



少女噗嗤地笑了出来。『那还真是不错哪。』



「就是啊。」



黑衣人说完后,突然从酒瓮站起身,隐没在酒库的阴影中;之后只见角落探出人偶的脸,但她一瞬间也失去踪影。



巷子里传来男人的声音:「路上小心吧,加紧脚步,别分神了。」



长松呆楞地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眨了几下眼睛后,总算回过神来。他慌慌张张地追过去,拿起灯笼往巷子里照,长长的巷子里什么人影也没有。



他又听到了混杂着「回来啊……」的哆哆鼓声。



长松倒抽一口冷气,转过身。



注一:黄八丈:八丈岛原产的丝织品,以岛内所产的植物染料黄色、蓝色、黑色等染在生丝上织成条纹状。



注二:净瑠璃:是一种以三味线伴奏的说唱音乐,从十六世纪初的室町时代开始发展。在即将进入江户时代时,与偶戏结合,成为「人形净瑠璃」。江户初期之后,不分贵族平民,广受欢迎。



他不是吓得逃走,而是怕家里的母亲担心。小小的身影,连滚带爬地离去了。目送长松离开的少女,喀哒一声地转过身来。



『唉呀,居然吓成那副模样。』



少女将自己梳着岛田髻(注一)的头依偎在黑衣人臂弯里。



『相公也真是坏心眼。』



黑衣人盯着怀中抬头望着他的少女,低声笑道:「还是警告他一下比较好啊,近来的夜路可大意不得。」



少女沉默地歪了歪头。喀哒,黑夜中又响起乾硬的声音。



「人们在夜晚各处点起电灯或瓦斯灯,就自以为驱逐了黑暗,但灯火毕竟是假的光,而夜晚也不只是黑暗而已啊。」说完,他用戴着黑色手甲的手轻抚少女下巴。「就像是用板子盖住河面一样,难道只要在上面盛土、铺石,河川就会消失无踪吗?」



黑衣人的手指在少女脸颊上来回抚弄着,少女喀哒一声地歪了歪脖子,想用脸颊去磨蹭那只手。黑衣人见她这模样,黑巾底下的脸孔笑了。



「更别说鱼还住在水底啊。河底的鱼会吃尸体,但不会攻击人类;不过栖宿在暗夜深处的鱼可就不一定了。」



少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是因为黑衣人那番话而笑,还是被黑衣人的手指给逗弄得笑了呢?



「想不想听不幸男人的故事?」



『什么《封印切》(注二)啊、《笼钓瓶》(注三),奴家已听腻了。』



「不是那么古老的故事,而是近日东京的故事。」



少女还是歪着头。



「听我说就是了。有一个叫亥藏的男人……」



黑衣人亲密地用手抚着少女的白色颈项。



「他出生在信州松本,是佃农家的三男,他被卖给人当童工,因而来到东京。」



注一:岛田髻:日本传统发髻之一,多为未婚少女或婚礼时梳用。



注二:《封印切》:为近松门左卫门原作《冥途之飞脚》(黄泉驿使)所改编的净瑠璃名作,是指男主角忠兵卫为了替恋人梅川赎身,切开汇兑用的现金封印的场面,这在当时等于是死罪,犯下死罪的忠兵卫便和恋人梅川一同前往自己的故乡殉情。



注三:《笼钓瓶》:原名为《笼钓瓶花街醉醒》,歌舞伎名作之一。讲述野州佐野的农民次郎左卫门与游女八桥的情事,融合了名刀笼钓瓶的传说,最后为爱奉献的八桥被次郎左卫门杀死。



亥藏曾在深川一间酱油屋工作,那段期间他娶了亲,还生了三个孩子。五年前,他开始拉起荞麦面摊做生意,但路边摊的收入无法满足一家五口的生活所需,他的妻子便做些针线活儿,长女阿蜜则做些以日计酬的零工贴补家用。



一天,当亥藏收拾东西准备打烊时,有个老人从西边角落走过来。



那个老人穿着一袭特殊的唐服,乍见之下像是辣椒贩子,不过他戴了一顶前端下垂的唐人帽,衣袖又宽又长,就像偷穿父亲唐装的孩子一样。他的个子也像孩童般矮小,但睑上深深的皱纹和雪白的胡须,证明他并不是孩童。他的胡须长达胸前,雪白的眉毛也几乎要遮住眼睛,模样可说是怪异到极点。



老人掀开布帘,叫了碗面。「你都要休息了,真过意不去啊。」



亥藏笑着说了声没关系,便抓起一把薷麦面条丢进煮篓,放进滚水里。



「还没熄火前都没关系。对了,您是做辣椒买卖的吗?」



话是这样说,不过亥藏方才就发现,老人身边没有任何行李。



「我看起来像辣椒贩子吗?」老人悠然地问道。



「因为您的打扮很奇特。」



「老朽是算命师。」



这样啊,亥藏自言自语着。



「那可真难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您这样的算命师呢。」



老人呵呵大笑。



「是吗?我妨碍你收摊,算是向你赔罪,就帮你卜个卦吧?」



「那就谢过您了。」



亥藏微微地陪着笑脸。在码头这个地方,许多面摊跟算命师都视醉客为最好的生意对象,他也认识几个算命师和看相的,不过第一次见到打扮这么特殊的算命师,引起了亥藏的兴趣。他边盯着锅里正在煮的面,边等着老人拿出放大镜和占卜用的竹签。



算命师从怀里取出一个圆型石盘,他边抚摸着雕工精细的石盘表面,边盯着亥藏的脸。



「那么,你是何时出生?」



「八月,八月八日。」



「阴历还是阳历?」



「阴历。」



「时辰呢?」



「出生的时辰吗?好像是清晨吧。」



不妙啊不妙,老人自言自语着。亥藏盯着老人的手。



「如何呢?」



老人只是闷哼一声,没有回答。亥藏从煮篓中拿出煮好的面,用冷水冲洗,老人仍旧用他那枯瘦的手指抚摸着石盘。亥藏虽觉情况有异,仍将面和小酒杯递给老人,老人则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老人家,结果如何?」



老人没有回话,只是将石盘收回怀里,默默地吃着面。



怎么,原来他是在取笑我吗?亥藏也默默地继续收拾摊子。当他蹲在路边熄掉炭炉的火并捡拾木炭时,老人终于说话了。



「既然说要帮你卜个卦,也不能不告诉你结果。」



听到老人的声音,亥藏抬起头。因为隔着摊子,亥藏又蹲着,所以看不到老人的脸。



「你若是辰时出生,就死定了。」



亥藏停下手边的工作,从摊子的边缘只看见布帘被掀起又放下。



「你是到不了家门了,早知如此就不替你卜卦了。」



「老人家!」



亥藏站起身,却已经不见老人的踪影,摊子上只剩一枚铜板。



「真是触楣头。」



亥藏啐了一声,拉着摊子准备回家,一直走到了淡路坂、太田稻荷神社前面。因为被卜了个大凶的卦,他难得地对着神社低头拜了拜。



停下脚步之后摊子变重了,亥藏重新拉起摊子继续往前走。一通过神社的右边,亥藏便在转角处停下脚步,因为他看到角落有白色物体在空中飞舞着。



这一带正好是神田川的河堤,原本就人烟稀少,加上路边的人家和店面都已大门深锁,附近更是冷清得一个人影也没有。



「那是什么东西?」



四个物体在空中交错地飞舞着,大小和人头差不多。不对,就算在灯笼朦胧的光线下,还是可以看出那是人头。



叽哩,摊子抖动了一下。



披头散发的人头,男男女女共四个,悄声地在空中飞舞着。



我是在辰时出生的吗?



亥藏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缓慢地放下摊子。他跨过长长的拉杆,绝望地看着那些飞舞的人头,悄声地一直往后退。



「什么啊,原来是『耍头人』啊!」



突如其来的人声,让亥藏吓得大喊一声。瞬间,他好像与那些飞舞的人头四目相对,但他立刻闭上了眼晴,所以也不知究竟如何。



亥藏抱着头蹲在地上,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饶命哪!」



「卖面的,那只是恶作剧的小把戏罢了,丢个铜板就会消失的。」



亥藏好不容易才抬起头。



眼前是个穿黑色条纹厚棉裤裙的男人,他用白布带挽起袖子,头上缠着白头巾,腰上插着长长的东西,是亥藏白天常看到的表演刀法的拔刀术师(注)。



「老兄,那到底是……?」



「只是个杂耍卖艺的,和我一样,老是喜欢跟在我后头。」



亥藏吐了一大口气,转身一看,十字路口已不见人头,只有一个披着手巾的男人。



「这杂耍可真是晦气。」



拔刀术师呵呵地笑着。



「就是啊,要不要顺便看看我的表演?」



「您别说笑了。」亥藏拍拍衣服身上的泥土。「我想赶快回家歇息。您想表演的话,就请下回吧。」



亥藏正要朝摊子走去,背后突然传来高昂的话声。



「说起这十八般武艺,短剑是任谁都能玩那么几下罢。不过在下这一派呢,是既无人能学也没人能耍,重点也就在这六尺五寸,腰的架势和身段,能漂亮地拔出刀来也就功德圆满了。」



亥藏回过头,正想骂他「别闹了」,却看见眼前的男人将手放在刀柄上,就像平常卖艺时假装拔刀吸引观众过来的架式。



但是,白刀却从刀鞘中拔了出来。



亥藏听见叮当一声,那是自己怀中一分铜钱落下的声音。



他连捡都来不及捡。



亥藏的人头就落在那一分铜钱上。



只听喀哒一声,少女将脸埋在黑衣人胸前。



「怎么了?吓到了吗?」



『奴家不听了。』



「就算你想听也没有了,故事到此为止。算命师说的是真的,亥藏被那个拔刀术师砍了头,一命呜呼了。」



黑衣人轻抚少女的背。



「所以我说,走夜路千万不能大意。」



『那么,亥藏的尸体……』



「嗯,隔天在红梅町附近发现了一具无头尸,大家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头颅,亥藏的妻子没办法,也就只好这样埋葬他了。」



『真是可怜。』



「后来听说亥藏的女儿阿蜜曾在傍晚遇到『耍头人』,说是在空中飞舞的人头中有个很注:拔刀术师:江户时代表演杂耍或刀术招揽人群,以兜售药品或牙刷等日常用品的走卖商人。



像亥藏,但不知这事是真是假就是了。」



『那个耍刀的拔刀术师呢?』



「没找到。其他善良的卖艺同业都无栖身之处了,他不沉寂下来也不行。如今的江户不比从前,街头出了个连续杀人魔,连带竹刀的拔刀术师都会被抓去派出所盘问呢。」



『夜晚真可怕呀。』



是啊。黑衣人喃喃自语着,重新将少女抱好。



「所谓的夜晚就是如此,没有比待在家里和家人一起钻进被窝睡觉更令人安心的了。别忘了,夜晚虽然总是以菩萨般温柔的相貌来临,但她怀中却潜藏着百鬼魍魉啊。」



看见少女乖巧地点头,黑衣人微微一笑,再次轻抚她的脖子。



「前几天,报纸上不是大幅报导了火焰魔人的新闻吗?」



『那可闹得真凶啊。』



「的确。那也是夜晚的魔物,你要多加小心,别让他灼伤你差丽的颈子了。」



『火焰魔人会袭击人么?』



「已经袭击过了。你知道在日本桥吉川町有间叫巽堂的店吗?」



『不知。』



「虽然那只是间普通的鳗鱼店,店面却是当今最流行的四楼建筑,老板还在顶楼盖了宽敞的观景台。夏季放烟火时,就把顶楼观景台出租,还可赚一笔外快。」



『唉呀。』



「不是放烟火的时节,就摆设当季花朵,天气好还可以去那儿赏花或欣赏浅草桥及浅草广小路(注一)的瓦斯灯景。」







义助一打开观景台的拉门,清凉的晚风便吹到脸上。



和俳句同好会的人来到巽堂时,已是傍晚时分,之后就招来艺伎表演,众人吃吃喝喝、热闹了一番。酒足饭饱之后,义助说了声要去厕所后就离席,其实他是想呼吸一下沉静又无酒味的夜晚空气。他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只觉得高处比低处好,便从三楼走上四楼,然后在里侧的厕所入口看到一个男人。



「喂,你是说书人吧。是来做生意,还是来玩的?」义助问道。



那人穿了一件时髦的直条纹长衫,领子后面还插着小灯笼,大概是晚上做生意用的。深夜在室内还戴着一顶宽檐斗笠,这打扮只会让人想到说书人,但说书人应该是在街头做读本(注二)买卖,难得会在这种店里看到,因此义助才会问他是来做生意,还是来玩乐的。



注一:广小路:江户幕府为了防止火灾延烧所拓宽的道路,著名的有浅草广小路和上野广小路。



注二:读本:江户中、后期的一种小说种类。从宽延、宝历(1748~1764)年间开始流行,代表作者有上田秋咸、山东京传、珑泽马琴等人。



「当然是来做生意的。」说书人微笑地答道。「我想这座观景台既是露天,周遭又没任何遮蔽,应该会有很多客人来此观景,想不到竟如此不凑巧,连个人影都没有。」



原来如此,说完义助将手伸进怀里找铜板。「那么,我跟你买份读本吧。」说书人微笑地举起手。



「我不跟您收钱。」



「哪有这种事?」



「您只消跟我说个故事就成了。大爷,您知道什么奇特、会议人大吃一惊的故事吗?」



「这个嘛……」



这番话确实让义助深感兴趣,但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奇特又令人吃惊的故事。



「那读本就不能给您了,等您将来知道什么有趣的故事,我们有缘再见吧。」



说书人说完便翩然离去。他背上扛着一个大得离谱的木箱,箱上写着「珍妙珍奇怪闻」七字,他微微地低着头,朝人声鼎沸的走廊走去。



「真是个奇妙的说书人。」义助自言自语着。



之后,他发现刚刚说书人站着的地方有道通往天台的梯子,抬头一看,上面有个弹簧门。原来这里是通往观景台的通道,义助朝着梯子走过去。



弹簧门是从里面锁上的,义助将门往上推开时,一股清凉的晚风拂来,让义助因酒气发烫的脸颊顿觉舒畅。风比想像中强劲,观景台也看不到灯光,可能就是这股风,才让观景台今天做不了生意吧。



穿过弹簧门后,就到了观景台。义助一想到如果被店里的人发现会很扫兴,便悄悄地将弹簧门关回去。



观景台只有个很小的屋檐,四周毫无屏障。义助看见右边有道很亮的光,飘飘然地受到吸引,便避开并排的桌子和矮屏风朝亮光走去。到了栏杆处,就看见下方浅草广小路美丽的瓦斯灯景。



这里的景色确实很美,义助的视线停留在那排灯光上许久,才又看了看四周。突然,他发现在观景台左边,也就是面向两国桥的方向有个人影。虽然很暗看不清楚,但好像有个男人在那里俯瞰着下方。



义助不敢出声和他打招呼,赶紧转移视线望向浅草方向,然后他猛地打了个冷颤。



刚刚他要上来时,弹簧门确实是锁上的。



是店员没发现上面有人就将门锁起来?还是那个说书人知道有个男人在观景台上,却故意将门锁上?又或者是那个男人趁义助不注意时,尾随在后跟上来的?



义助偷偷地窥视着背后,那里突然响起一阵东西喷出来的怪声,接着他眼前出现一片强光。



义助狼狈地大叫出声,站在那里俯瞰着河川的男子突然全身着火,被一团火焰包围。



那男子身上穿的衣服烧了起来,火势大得不寻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义助急奔过去,脚却绊到桌子,整个人往前扑倒。就在此时,他察觉了一件事。



全身着火的男子脸上完全没有一丝痛苦。



义肋吓呆了,一阵笑声清楚地传到他耳里;他瞪得就快裂开的眼中,看到男人燃着熊熊火焰的双肩因大笑而颤动,还慢慢地移动身体转身朝自己走来。



常太穿过柳桥后走进吉川町,虽然已近深夜,路上还是有着稀疏的人影。